学术活动

HOME >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年榕树讲座计划(6月14日-6月20日)

校内教师讲座

活动1

主讲题目: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主讲人:杨艳丽

时间:2021年6月19日(周六)晚上20:00

地点:实验楼909

主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杨艳丽,女,讲师,博士,2020年底入职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生态学及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内容简介: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对全球元素循环和生态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湿地是典型的水陆交互作用过渡带,是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之一。近年来,受自然因素(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等)和人为因素(水利工程建设、外来物种入侵、盲目开垦和改造及农药化肥滥用等)共同影响,湿地退化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湿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天然湿地的大量丧失和结构与功能的退化(缺水萎缩、污染、泥沙淤积、疏干排水、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生物入侵等)。本研究通过对目前湿地生态系统研究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活动2

主讲题目:海岸线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主讲人:丁圆婷

时间:2021年6月20日(周日)下午15:00

地点:实验楼909

主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丁圆婷,女,讲师,博士,2020年入职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地貌动力研究。

内容简介:海岸带位于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带,是响应全球变化最敏感的地带,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地带”。而海岸线作为描述海陆分界最重要的地表要素,既能有效表征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也是海岸带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标识。然而,由于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海岸线空间格局不断的发生剧烈变化,带来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和难题。因此,海岸线变化是长久以来研究的重点和前沿。

 

活动3

主讲题目: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研究意义:以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为例

主讲人:解钰

时间:2021年6月20日(周日)下午16:00

地点:实验楼909

主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解钰,女,副研究员,博士,2020年入职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内容简介:氮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本讲座拟从研究氮素的方法、研究土壤氮转化过程速率的用途和土壤氮转化过程的研究意义三个方面阐述土壤氮研究现状,并分别从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角度进行分析,全方位阐述研究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的意义。

 

活动4

主讲题目:海洋环境监测新思考---以德国为例

主讲人:韩奇

时间:2021年6月20日(周日)下午15:00

地点:实验楼705

主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讲人简介:韩奇,副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专任教师,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湿地生态规划、生态环境变化等。

内容简介:德国地处欧洲西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国土面积约35.7万km2,海洋面积约5.7万km2,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不仅为德国供给了足够的矿产、油气、食物药类等自然资源,还作为旅游景点与海运码头,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和众多人类活动密集的近岸海域一样,北海和波罗的海也面临着严峻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德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相邻,繁忙的海运和较高的陆源排放量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域之一。德国拥有世界上较完备和详细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与科学研究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德国在提升本国监测能力和完善监测体系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邻国开展区域性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问题。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版权所有 海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 电话:0898-65896657